Site Overlay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

漕河泾街道打造商务楼宇生活垃圾分类样板

漕河泾实业大厦是漕河泾辖区内的标志性商务楼宇之一,现入驻单位20家,日均产生干垃圾6~12桶,湿垃圾2~3桶。相比居民区,商务楼宇单位数量多、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颇有难度。为破解楼宇垃圾分类难题,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楼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漕河泾实业大厦物业、企业、党员、白领等多方积极性,持续探索“党员带头、物业履责、企业自治”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法。

党建引领 统筹规划

街道通过多次深入沟通、整合行政执法力量,成立专门队伍进行执法监督,并从企业单位入驻伊始就提供“致企业的一封信”“垃圾分类小常识”等宣传资料,帮助指导楼宇做好组织动员、宣传发动等工作,共同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完善垃圾分类“约法三章”。街道还引入专业第三方对相关问题进行定期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害垃圾的比例和可回收物的比例均有50%以上的提升。

依托街道区域化党建平台,向入驻企业发放《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企业法人签订公约,承诺践诺,自我管理相互监督,明确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各参与主体的任务职责。《承诺书》回收率达100%。与此同时,街道党建项目也在向垃圾分类延伸,不断引导实业大厦内的“两新”党员、白领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争做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三十余名青年白领投身志愿者行列,通过线下宣讲分享经验等方式,唱响垃圾分类“主旋律”。

专业为主 共治并进

为了提高大厦入驻单位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变“要我分”为“我要分”,漕河泾街道通过专业配置、共治共管,提高垃圾分类渗透度,让垃圾分类成为楼宇“新时尚”。

在设施布局方面,大厦物业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责任人,楼内按照标准完成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配置工作,各楼层均配齐四种不同分类指引标识的垃圾分类桶,方便上班族在各自工作的楼层就近扔垃圾。并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栏、公示牌、分类牌等50余处,为垃圾分类工作营造氛围。

在运行管理方面,实行各楼层分类投放,物业“上楼”收集、集中收运处理的管理办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配置专业的垃圾分类保洁员进行二次分类。为了实现垃圾分类自治自律,大厦积极探索“三长制”工作方法,即由物业经理担任“楼长”,保洁人员担任楼层“层长”,每个驻楼企业设置一位“桶长”。每个工位旁则不再放置垃圾箱,让员工少产生垃圾,从源头减量。

智慧管控 精准施策

几乎每个季度,漕河泾街道、漕河泾实业大厦都会携手开展企业员工喜闻乐见的各类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例如分类知识趣味通关赛、游园日、回收物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用趣味游戏打开分类大门,让更多白领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新时尚行动中去。垃圾分类相关U盘、书签、鼠标垫……奖品虽小,却能迅速在白领人群中掀起“时尚低碳风”。

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垃圾智慧管控,建立监控管理和巡查机制,掌握点位动态情况。目前,已经做到垃圾分类监控摄像点位全覆盖,接入所有楼层的监控至中心大屏,实时巡查投放情况,并设立红黑榜垃圾分类管理奖惩措施,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城管、市场监管、市容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力,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督导管理工作。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目前,漕河泾实业大厦的分类普及率达100%,企业员工分类意识得到强化,全员参与率极大提升,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未来,漕河泾街道将持续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